一名64歲商人罹患帕金森氏症十多年,近期病況嚴重,幾乎已經完全臥床,連翻身、咳痰、吞嚥都有困難,差點需要插鼻胃管;經過評估,醫師為患者進行腦深部電極刺激器植入術,用外科手術方式刺激腦部,患者術後可下床行走,擺脫臥床危機,換得較好的生活品質。

以多巴胺藥物治療 藥效會越來越差

三總神經外科部醫師陳元皓表示,帕金森氏症患者初期都以多巴胺藥物治療,初期服用效果不錯,但持續5到10年後,多巴胺藥物越吃越多,藥效越來越差,還會出現幻視、幻聽、噁心、腸胃不適、口乾舌燥等副作用,甚至會全身不自覺的舞動,日常生活需旁人照料。

陳元皓表示,國人平均壽命已達80歲,帕金森氏症患者如果五、六十歲就發病,藥物控制不佳,未來生活怎麼辦?因此神經外科十多年前開始討論手術治療方式輔以藥物治療,為患者爭取更好的治療效果。

所謂的腦深部電極刺激術(DBS),是在患者腦部植入一條細長的電極導線至腦中的丘腦下核或蒼白球內核,藉由控制電流與頻率,調節患者腦內病灶區不正常放電。陳元皓表示,前述患者術後不僅擺脫臥床命運,可下床行走,甚至可做跳躍等更為精細的動作,術後也可減藥,避免藥物副作用。

陳元皓說,過去10年,國內約有500名動作障礙的患者進行腦深部電極刺激術治療,對於帕金森氏症、漢丁頓舞蹈症、原發性的顫抖症、脊髓小腦退化症患者有幫助,但對於中風後腦損引起的動作遲緩、外傷引起的顫抖治療,效果有限。

醫師:70歲以下、無慢性病患者可動手術

醫師建議70歲以下,沒有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的患者可進行手術,手術費用雖有健保給付,但醫材儀器部分費用高達90萬,恐非一般患者所能負擔。

陳元皓說,這項手術過去須在患者頭上打骨釘,製作頭部框架定位座標才能進行,但現在透過無框立體定位,也可精準讓醫師知道患者需要刺激的患部位置,避免傷害腦部其他部位,是醫學一大進步。

文章整理收集「台北市立大健保藥師藥局」.....
前往到台北市立大健保藥師藥局網路商店
前往立大健保藥局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藥師小助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