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換思想邏輯,將可大大緩解憂鬱症患者病痛的困擾!醫學研究指出,運用「認知行為療法」能有效減輕憂鬱症症狀,並提升患者對藥物治療的正面反應。專家認為,這樣的追蹤成果證明了生、心理療法的互補作用,為醫界注入更多對抗憂鬱症的信心。

和一般諮詢療程不同,醫界近期發展的「認知行為療法」,強調的是患者對「當下」與「未來」的想法,他並不要求患者向醫師訴說「過去」的心事,反而更看重療程中對未來行為的解釋與想法—而根據國際醫學期刊「刺絡針」(Lancet)的報告指出,這種互動式的療程,將對對抗憂鬱症有著相當大的幫助!

這項英國研究歷經12個月,追蹤了469名憂鬱症患者,都是服用抗憂鬱藥卻反應不佳、由來自布里斯托、埃克塞特及格拉斯哥的家庭醫生診斷的個案。患者分成兩組,一組繼續服用醫生的處方藥,另一組則加入認知行為治療,後者每週花一小時向心理諮詢師學習,如何改變思考模式的技巧。

六個月之後,「認知行為治療」組有46%患者,症狀減輕超過50%,而只用藥物的組別則減輕22%。結果顯示,認知行為療法對於減輕憂鬱症和改善生活品質有正面效果,並持續了12個月。

「Mind」執行長保羅方墨表示,「我們贊同這份研究,因為它顯出基於每位病患的獨特性,他們有權利獲得不同療法的選擇。」

布里斯托大學心理健康、癮、自殺研究中心的尼可拉威爾斯博士卻指出,雖然認知行為療法使那些對藥物反應不佳的患者獲得改善,但不是每位患者都有相同良好的反應,他們的症狀是嚴重的、慢性的,因此一種療法不太可能適用於每個人。

「這項研究是相當鼓舞人心的進展。」方墨表示,「至少在對抗憂鬱症的路上,我們發現了更多的應對方法!」

【更多精采內容,詳見

文章整理收集「台北市立大健保藥師藥局」.....
前往到台北市立大健保藥師藥局網路商店
前往立大健保藥局部落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藥師小助理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